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调查研究
高级搜索
应对和处置网络涉腐舆情 依法有序开展网络监督
来源:常熟市纪委 监察局    发布时间:2017-09-27


一、引言

1994年4月20日,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

从网络进入WEB2.0时代以后,网络媒体的形式不断更新,近几年来伴随着BBS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等新兴网络服务项目的发展,更是为网民即时上传视频信息、自由发表言论评论提供了强大的阵地,而且随着手机上网技术的迅猛推广,全民“自媒体时代”已悄然来临,数亿手机用户一夜之间都成为“新闻工作者”,自动承担起各类新闻信息的传播者。近5年公开报道的网络反腐典型案例逐年递增,网络反腐逐渐成为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反腐败的全新形式。在一项“你最愿意用什么渠道参与反腐”的网络调查中,74.6%的参与者选择了“网络曝光”,而选择“信访”方式的只占1.27%。

网络涉腐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事件背后涉及的党员领导干部腐败问题所持的有着较强影响力和倾向性的举报、投诉、言论、观点等。网络曝光的信息具有完全公开性,在互联网便捷快速的传播技术支持下,短时间内便可聚积广大网民围观吐槽。主管部门若不能对网络涉腐舆情及时准确地加以监管,往往会引起网民不良情绪和不当言论的无度扩散,容易酿成网络危机事件。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网络涉腐舆情,使之转化为助推反腐倡廉工作的“正能量”,成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一项崭新而又严峻的课题。

二、关于我市网络涉腐舆情的监管现状

伴随着网络微时代的迅速兴起,纪检监察机关如何做好微时代背景下的网络涉腐舆情监管工作,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意义。市纪委、监察局作为全市反腐败的中坚力量和牵头组织部门,充分认识我市网络涉腐舆情监管现状,进一步推进网络反腐工作,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才能始终走在网络微时代反腐前列。通过横向对比发现,我市网络涉腐舆情监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信息发现的技术手段相对滞后。互联网的各类论坛、社交网站提供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平台,也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当前我市纪检监察机关主要通过三个专业网站受理网络举报投诉:一是常熟党风廉政网的“书记局长信箱”和“网上信访举报”两个子模块,二是中国常熟政府门户网的“市监察局部门信箱”。三是苏州阳光便民12345的“寒山闻钟论坛”。前两个网站由纪检监察机关内设的信访室负责接收、分流、办理、互动、反馈,第三个网站由常熟市阳光便民服务中心人工识别后,分流给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调查、处理、答复。除此之外,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对于天涯社区、西祠胡同等全国热门论坛和常熟零距离、沙家浜论坛等地方热门论坛,缺少日常监管的技术手段,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关注到本地发生的网络涉腐热门事件,从而错失介入调查与还原真相的良机,不能够及时有效引导控制网络舆论方向。

二是网络舆情的监管职能不够明晰。反腐要紧盯社情民意,网络反腐更要紧盯论坛动态。根据人民网、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第12次联合调查显示,68%的网民最愿意通过网络曝光的方式参与反腐,其中87%的网民选择匿名举报。当前我市纪检监察机关网络涉腐舆情的监管尚处于一种“被动模式”,既没有设置专人专岗,也没有设置专项资金,监管责任不清,监管职能不明。常熟党风廉政网的“书记局长信箱”、“网上信访举报”和中国常熟政府门户网站的“市监察局部门信箱”,日常由纪检监察机关的信访部门负责管理;苏州阳光便民12345的寒山闻钟论坛,日常由常熟市阳光便民服务中心具体负责管理,由纪检监察机关的纠风室负责重点督办。显然,纪检监察机关内部尚缺少一个专门科室对网络涉腐舆情进行全天候的有效监管,从而影响了网络反腐、微博反腐等的正面功效发挥。

三是危机事件的处置应对缺少预案。进入微时代以后,由于网络曝光的信息具有完全公开性,瞬间扩散传播速度呈几何级倍增,短时间内就可聚集成千上万的网民围观吐槽,不断加剧事态的关注度和严重性,纪检监察机关若不能有效监管,极其容易酿成网络危机事件。2011年6月,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出台了《常熟市纪检监察网络举报工作暂行规定》,仅对常熟党风廉政网的“书记局长信箱”、“网上信访举报”和中国常熟政府门户网站的“市监察局部门信箱”的举报工作规定了处理的方法,而对于可能出现的我市重大网络涉腐舆情处置,还存在思想认识不足、敏感意识不强、主动参与不够的情况,迫切需要形成一套科学、完整、有效的网络危机事件应对处置预案。

四是全市联动的组织架构不够完善。网络舆情与现实事件紧密联系,其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举报者或曝光者基于自身立场不同,有的出于公心,有的出于私利,有的发布实情,有的散播谣言,往往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当前纪检监察机关负有查处举报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的职责,一般设立了接受信访举报的专用网站通道。公安机关掌握互联网的监控技术,负有查处各类网络违法行为的职责,今年建立了公安舆情监管的“306系统”,专门对互联网进行全网信息的采集研判。宣传部门负责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负有引导社会舆论的职责,也自行研发了一套“网络舆情监管软件”,专门对数个全国热门论坛、地方热门论坛和新闻网站进行固定监测,从中及时发现我市网上热点事件和敏感问题。从实践来看,掌握监管资源和手段的部门不负责网络信息管理,负责网络信息管理的部门不掌握监管的资源和手段,我市网络舆情监管还处于各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监管效率低下。

三、关于科学应对处置网络涉腐舆情的建议

随着网络微时代的到来,网络涉腐舆情事件频频考验着职能部门的应对处置能力,尤其是近年来发生的“天价烟”、“表哥”、“房叔”、“房妹”、“艳照门”等涉腐网络舆情事件,既为惩治腐败提供了新的经验与思考,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党委政府的形象。因此,如何对网络涉腐舆情进行科学地应对,既是当前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党委政府形象与公信力的关键措施。结合上述我市网络涉腐舆情监管的现状分析,特提出如下科学应对处置网络涉腐舆情的建议。

一是构建网络舆情信息的发现预警机制。一方面,要尽快提高技术手段,积极与专业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合作,自主研发一套实用的“网络舆情监管信息平台”,通过关键词搜索专门对各大热门论坛的涉腐舆情信息进行自动发现、归类、汇总、统计。同时,要与公安机关建立网络涉腐舆情的沟通联系工作制度,确保通过公安“306系统”快速地对某项重大网络涉腐信息进行精确定位、自动预警以及有关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另一方面,要尽快健全组织领导。立足实际需要,职能科室联合成立纪检监察机关网络涉腐舆情信息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信访室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抓紧制定网络涉腐舆情监管的工作程序和管理办法,适时考虑引进计算机专业人才,有效使用“网络舆情监管信息平台”,专职负责涉腐舆情的采集分类、预警分析、处置分流、结果反馈等工作。

二是构建涉案网络舆情的引导干预机制。一方面,要重视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交互作用。扩大常熟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网站的宣传力度,有效引导公众利用“碧水琴川”常熟党风廉政网站、常熟纪检新浪微博等专用通道进行举报投诉,同时,注重利用常熟电视台、常熟人民广播电台、常熟日报等主流传统媒体,持续关注和回应网络热点事件,不断公开调查处理情况,诚恳表达纪检监察机关反腐决心。另一方面,要重视网络论坛意见领袖的作用。有效借助外来力量,与活跃在地方热门网络论坛上的意见领袖们加强合作,在危机事件发生时由专业人士成为网络舆论引导干预的“主力军”,同时在纪检监察系统内部重视培育专业评论员队伍,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和实践锻炼,逐步形成自己的意见领袖。

三是构建重大网络舆情的应急管理机制。要制定重大网络舆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从防范于未然的角度,纪检监察机关应及早建立健全应对重大网络舆情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保证在危机发生时有章可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有效化解网友猜疑,积极查处侮辱诽谤行为,建议由纪委、宣传部、监察局、公安局、电信等部门共同组建重大网络舆情事件的处置工作领导小组,通力合作,形成强大监管合力。同时,要建立重大网络舆情事件的预警机制。根据网络舆情的性质、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因素将网络舆情信息划分为重大(红色预警)、较大(橙色预警)、一般(黄色预警)三级预警响应机制,属于重大的舆情信息,最迟在3小时以内向领导小组汇报,迅速启动重大网络舆情事件应急处置预案。